总结回顾:2021年,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又是一年,人生仿佛一旦过了某个鞍点后,时间越过越快。每年写年终总结,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虽然都是一年的流水账,但至少隔个五年、十年后,还能把那些年的经历,串成一根主线,知道它们是怎么关联起来的。乔布斯曾说过: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工作

从20年到21年,2年的时间,不论是工作所在的部门、公司还是整个行业,个人都经历了很多的巨变。用个不恰当的比喻,上了船,茫茫大海,只能跟着船一起沉浮飘荡。

方向调整

从20年11月份开始,工作内容的主线,转移到视频搜索消费精排模型预估上,当然除了主线外,一些于业务无关痒痛的杂活,也做了些打理。在主线业务上,个人收获的两个比较开心、以及自我也认可的点:

  • 从外围跑龙套业务,逐渐深入视频搜索业务核心组件之一,和团队同学一起推全过一些效果不错的实验;
  • 从0搭建了整个消费精排预估的pipeline,线上推理的代码,几乎全部出自自己的手里。当然,日常工作中,主线工作顶的业务压力与挑战,非常的大,一则不是是学术圈、还是业界关于这方面可以查询到的工作,确实比较少;二则,作为一个计算机视觉科班出身无搜索系统实践经验之人,摸着石头过河。

角色转换

从一个指导与执行并行的角色,切换成一个纯碎的一线工程师,在视频搜索上,也写了很多一线代码。角色的转换,对自己而言,也没有什么任何影响,相反,让自己释放出来了很多精力,去关注编码实现、系统架构、获取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成长的方面:

  • 编码、架构与系统的稳定性、时延等,系统工程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放在此时,如果说对外需要提供一个接口服务,从数据、算法、模型、部署提供稳定的接口服务,自己单独一人还是可以做下来的;
  • Let’s make it happen,给一点星星之火,就成燎原之势。无论技术怎么艰难,只要环境差得没跑路,还是可以继续铁着头,让它发生,努力获取好的结果;

有时候,我常会记起《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公在江西的日子。

工作上的认知收获

做适合而正确的事

那些灌输做难而正确的事的人,都当远离。庄周《逍遥游》有云: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所谓御风而行,明“势”之人,熟谙借力之道,包括自己的内力和环境的外力。

如果有选择(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没得选)的权利,当看清楚的自己拥有的“势”,不管是自己的长板优势,还是外部优势,去做合适而正确的事;如果没有选择,铁着头上Let’s make it happen就好了。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一种政治正确,但随着经历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发现,它是一种毒鸡汤,不适合芸芸众生如我辈之人。

感谢时代,让我借到了深度学习最后一波红利的“势”力。

平衡与卷

从2016年到2022年,工作5年多,经历了两个部门,这两个部门代表的业务非常典型、有趣。这两个业务具备的特点:

  • 中台部门。一个中台部门,通常会有好几个主要方向,这些主要方向,日常工作一般重叠度比较小。比如一个多媒体内容理解部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每个方向都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内部,又可以细分除很多子方向。团队与团队之间,overlap比较小,业务的形态,使得这样的一个组织职责容易划分清晰。管理上,内耗较小,是一个相对容易管理的组织,更多的精力,是放在技术深度与挖掘核心业务上。
  • 业务部门。通常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核心主业务,而且核心业务经常是一个高度内聚的系统。这种内聚系统,会把整个组织都调动起来,围绕着这个系统去改进与完善,不过这种内聚系统,通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易把问题与责任归属得很清楚。对组织的管理要求更高,人才密集度提高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团队内耗、组织平衡等问题。

都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有时候,我非常难以理解上层做的一些安排,可能上层是在平衡,可在一线的工作中,有时我却确确实实看到的内耗与人心不齐。

识人与跟人

如何短时间内,怎么识别并招纳到有才德的人才,怎么跟对可以抱大腿的带头大哥?我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问题归结到底,其实就是一个信任互相印证的过程。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 招纳人才的时候,可要可不要的,那就不要;让你心里存疑的,也不要。这个印证的过程,过程其实非常短,可能就是面试过程中的1-2个小时。当然在招纳到有才德人才上,还有一个更捷径靠谱的方法,就是团队内部靠谱的同学推荐他认识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靠谱的人周围,往来得多的,也通常是靠谱之人。
  • 跟人的印证过程,是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需要用时间与产出向大哥证明,你在他眼里,是一个靠得住的人,而他也会逐步给予你更多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那些不愿成就下属的,显然不值得跟随。

读书

21年,在微信读书上显示读完了14本书,读完印象比较深且值得推荐的书:

还有一些其他书,有时候读得比较乱且杂,甚至不完整。不过整体而言,在选书上,我对书的评分是有要求的,通常8分才入坑,光阴有限,与好书为伍。

理财尝试

尝试A股与港股

A股全年收益率-4.99%,还是把打新收益包含进去了的,就这还跑赢沪深300指数16.43%,可见21年白马蓝筹有多难做。21年大部分仓位都在白酒ETF和中概互联ETF上,行业巨变带来中概互联大幅回调,好在10月份,因为买房,基金和股票全部清仓。

被迫开通港股账户,全年时间加权收益率13.68%,包含了打新收益。同样10月份,全部清仓。

买房

21年最大的一笔花销是买了个房子,和妹子使出了洪荒之力。在北京漂了5年多,终于有了个家。从年初看房子看到10月份开始锁定,再到12月份30拿到房本,今年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尘埃落定,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把买房放进理财里,从资产大类分类上来讲,确实属于理财。不过房子毕竟是刚需,买来是住的,先就这样放在理财里面吧。

理财上的认知

财务自由

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是这样定义的:

中国一线城市入门级财富自由门槛1900万元,二线城市1200万元,三线城市600万元

一线城市中级财富自由门槛6500万元,二线城市4100万元,三线城市1500万元

一线城市高级财富自由门槛1.9亿元,二线城市1.2亿元,三线城市6900万元

国际级财富自由门槛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5000万美金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5年多来,对财富的追求,我发觉自己离这个目标还是非常遥远,这个世俗或者大多数比较认可的一个可以用具体数字度量的财富自由标准,越来越不贴合自身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财务自由自己定义,也在发生改变,即我逐步趋于下面自己任务的财务自由:

  • 每天上下班,做一份自己热爱、不断深耕的工作,青春贡献给了自己;
  • 更多的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休假具备较好的弹性,比如爸妈等亲人来京,我能没有心理包袱的去陪他们好好游一游,弹性时间去处理一些生活上的突发事情;

21 年目标回顾

  • 读完了14本书;
  • 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买了一个小套间;

22 年目标

  • 落户,结婚;
  • 一家能支持自己下一个至少5年职业发展的创业公司;
  • 做好长期资产配置,年化收益10%+;
  • 读15本书;

这两年,疫情反复、行业巨变、社会整体经济环境等都不容易,虽然过程走得很艰难。再回首,歌且从容,杯且从容。正如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所云: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请他喝一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如有任何问题,您可以在打赏留言中留下您的微信

微信扫码
支付宝扫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在打赏中留言哦